第一编 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规章制度 > 第二卷 综合管理

西安欧亚学院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作者:时间:2022-03-16浏览次数:

西安欧亚学院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把劳动教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的劳动教育模式,坚持价值塑造为先,统筹全校育人资源,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引导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努力培养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思想引领。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课程教学、实验实训、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就业指导、创新创业、产教融合的劳动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三)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动手实践、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体会劳动艰辛,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

(四)坚持综合实施。拓宽劳动教育途径,融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为社会、家庭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作出示范,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劳动精神学习宣传。

深刻领会劳动精神内涵,营造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通过各类宣传平台,在全校开展劳动教育学习宣传活动。各分院通过座谈会、主题班会、专题讲座、主题党团日活动等多种形式,邀请大国工匠、劳动模范、行业企业专家开展校园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工匠精神。结合时代主题和生动案例提升学习效果,教育学生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把握劳动精神和奋斗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养成勤于劳动、善于劳动、乐于劳动的良好习惯。

责任单位:校团委、学生发展处、品牌宣传部、各分院。

(二)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合。

1. 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要求将劳动教育融入到通识课,开展不少于8学时的理论课教学,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创新创业基础课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课程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责任单位:教务处、通识教育学院、学生发展处、就业服务与职业发展中心、各分院。

2. 将劳动教育与专业课有机融合。把握学习的本质是劳动,严抓教学纪律,强化动手环节,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识别各专业课程具有的劳动属性和劳动指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强化专业劳动伦理教育和专业未来劳动发展趋势教育。

责任单位:教务处、各分院。

(三)分类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1. 广泛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以“服务育人”为载体加强学生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结合校园生活,组织学生开展校园卫生、教室清洁、实验室维护、文明宿舍建设等劳动锻炼,与学校相关部门沟通,提供提升生活技能的实践岗位和场地,每学年劳动锻炼时长不少于8学时,培养学生掌握日常生活劳动技能,在个人生活中强化劳动自立意识,养成良好的集体生活习惯,助力推动校园文明建设。

责任单位:校团委、学生发展处、后勤集团、各分院。

2. 深入开展专业生产劳动实践。围绕专业特色,积极打造“专业+劳动实践”“创新创业+劳动实践”。各专业结合专业实习教学实际,每学年安排不少于8学时的生产劳动实践。以校内外专业实践教育基地为依托,组织学生到高新企业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安排学生参与生产实践活动,同时与“互联网+”等创新创业赛事深度融合,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责任单位:教务处、就业服务与职业发展中心、各分院。

3. 积极开展服务性劳动实践。围绕广大学生公共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培养,开展校内外社会公益服务的劳动新项目。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志愿者日等关键时间节点,利用社区、街道、敬老院、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资源,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培养学生公益劳动服务理念,强化学生社会责任,引导广大学生结合专业所学关注参与社会治理、投身公共服务,使学生具有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学校结合专业实习教学实际,每学年安排不少于8学时的服务性劳动实践。

    责任单位:校团委、学生发展处、各分院。

4. 开展校园劳动文化建设。开展劳动教育主题系列活动,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走廊、教室等营造校园劳动文化环境,发挥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优势,推进“劳模进校园”、“我身边的最美劳动者”等活动,立体化宣传劳动教育,提升劳动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责任单位:品牌宣传部、图文信息中心。

(四)提升教师劳动教育能力。

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增强教师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价值认同,开展专业+劳动教育的全员培训,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

责任单位:教师发展中心、各分院。

四、组织保障

(一)完善劳动教育领导体制。构建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领导为副组长,由校团委、品牌宣传部、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人事处、学生发展处、校团委、后勤集团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劳动教育工作机制。

(二)完善劳动教育评价监督机制。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评价监督体系,开展劳动教育质量监测,强化反馈和指导,引导教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与学生第二课堂、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

(三)强化安全保障机制。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消除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制订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